我記得多年前曾經看過一部袁詠儀主演的電影,在電影中她飾演一位禮儀師,負責為死者化妝,電影名稱是什麼我已經忘了、電影情節也已零碎難以拼湊,但我一直記得有一幕,是袁詠儀與某位家屬初識,自然地準備跟家屬握手,卻被家屬斷然拒絕。在台灣,碰到喪家在家附近舉辦喪事,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快步通過,甚至以「撞邪沖煞」來形容所遇。《送行者》當中,廣末涼子也一度對自己身為納棺師的丈夫說「髒死了!」我們到底習慣以什麼樣的方式看待死亡?害怕,還是嫌惡?看完《送行者》,我想到的,卻只有尊敬和放下。
死亡並不沉重,所以《送行者》在很多地方都用詼諧的態度來處理,用「旅途協助工作」形容納棺工作、男主角本木雅弘協助拍攝納棺影帶…..等等,讓電影不乏輕鬆氣氛,也讓我在電影院笑笑哭哭,不知所措。劇中大部分的人 (也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 都覺得「納棺師」是個端不上檯面的工作,但也在親身經歷死亡之後,全然改觀。納棺儀式的慎重謹慎,讓人不由自主對納棺師改觀,放下原先的偏見,細看納棺師一舉一動,鬆開往生者僵硬的雙手、小心為其換裝,尊敬之心油然而生。
不同的死亡故事意味著不同的人生。生前的爭執埋怨,死後都得放下。放下對兒子性向的不滿、放下母親死守傳統產業的不解、放下對女兒變壞的無法釋懷、放下對父親遺棄的怨恨,放下,方可體諒往生者生前的種種想法意願,進而懂得尊重。難以挽救的「想當初」才能讓人懂的寬恕,代價高了點,卻是扎扎實實的人生課題。
我很喜歡電影中社長說的一句話「既然要吃,就要吃美食」,然後與本木雅弘狂吃大啖的片段,是啊,出國玩的時候,人人都知道要挑美景看、狂吃名產、早起爭取時間,逛遍景點、猛拍照以便記住每一個快樂片段,而人生不過是一場旅程,我們是否夠努力,夠努力到不辜負生命的每一時分呢?
POSTED BY 段溫蒂
人生的確是一道課題,
有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發現它是一道很難的課題
而有的人還沒品嚐完全,卻被逼著離場…
社會變的便利了,很多東西我們隨手可得
可是卻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
呵~~~你文裡寫的真好~
袁詠儀那部我也有看過耶
可是那時候我還太小了>"<~
所以我也忘了電影叫什麼^^a..
我也很喜歡看電影~~~很高興看到你的文章喔~呵(∩_∩)
LikeLike
大哥看完這部片也是略有感觸!但只有模模糊糊的想法!
但直到看到你這篇用文字清楚描述出來才知道那各領悟和感觸是什麼!哈
真慚愧!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