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 必有支持自己的家人
每個快樂學習的學生背後 也都有一位不凡的老師
獅子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
獅子老師本名王意青
六歲就開始學琴
她曾獲得兩屆美國藝術教育「最佳啟蒙老師獎」
我說 「獅子老師」聽起來像是要求嚴格的老師
但獅子老師本人非常年輕、溫柔、有氣質
而且她的頭髮很柔順 並沒有像獅子鬃毛般的爆炸頭
那爲什麼要叫獅子老師?
獅子老師笑著說 沒什麼特殊原因
只是因為她是獅子座的
但我在心裡更佩服她了
因為獅子座一般而言 脾氣比較不好
(對不起~我以偏概全了 但我聽到獅子座 真的第一個會這樣想)
而獅子老師可以作為耐心教學的典範
一定很不容易~
獅子老師很重視學生的信心培養
她總是告訴學生:「我很愛你們」、「你彈的很棒」、「在我心裡你是最棒的」…
即使是在台上受挫 導致不敢上台的學生
也在獅子老師的「五秒」教育之下克服障礙:
他要學生每天走過演奏廳 坐在鋼琴前五秒
學會面對自己的恐懼
這個方法十分有效
獅子老師也很在意互相尊重
她訂了琴房規則「DO」、「DON’T」
學生得學會在琴房一定要練琴、一定要感謝父母
彈琴不可講話、不可以摔鋼琴、琴譜…
獅子老師說 這是希望學生可以學會「尊重」她的琴房
也尊重學琴這件事
獅子老師小時後的教育經驗並不好
會因為分數而打人的老師、對她的琴藝表示鄙視的老師、
看不起五專的老師…比比皆是
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遇過很多這樣的老師
又想起社會新聞裡 好多教育不當的例子
只覺得 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像獅子老師一樣
耐心付出、真誠對待
成為學生的大天使與大朋友
每個學生 應該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學習天堂
【非看Book】 專訪《琴鍵上的教養課》
專訪來賓:作者 獅子老師
播出時間:首播 6/ 20 (五) 17:30
重播 6/ 22 (日) 12:00
6/ 23 (一) 20:30
Category Archives: 非看BOOK
非看Book 迪士尼世界《我與米奇的奇幻冒險》
閱讀是快樂的
收藏的東西也是快樂的
自己收藏的東西 有機會透過出書來跟大家分享
相信一定更加快樂
蔡志良收集米奇系列商品已經有20年的時間
在這20年中 很多次媒體想要採訪他
都被他婉拒了
還好今年適逢是米奇80歲生日
所以蔡志良出書爲米奇歡慶
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好多不讓人驚豔、又愛不釋手的米奇
志良帶來各式各樣的米奇
米奇米妮玩親親 米奇還會陶醉的翻白眼 好可愛喔~~~
大家都知道米奇是華特迪士尼的兒子
可是很少人知道 米奇的誕生 是從兔子轉化而來
志良在書中整理了米奇誕生史
一開始華特迪士尼畫的是一隻長著超大長耳朵、又有大腳丫的幸運兔
沒想到在幸運兔走紅後
迪士尼卻被同僚背叛
拿不回幸運兔的版權
於是他把兔子耳朵改短、鼻子也修改
米奇便問世了! 就是下面這張~
蔡志良是在某年生日 收到好友贈送第一隻米奇之後
就愛上米奇樂觀生動的表情
從此成為朋友眼中的「敗家男」、「米老鼠狂」
光是在米奇身上花費的金錢
已經可以買車了
還不包括爲了收藏米奇 而把家裡櫃子打掉、重新裝潢…的費用
他的米奇來源從迪士尼專賣店、玩具專賣店、百貨公司到網路都有
這些店面、網路網址 他都整理在書中
源於從小的審美觀和收藏經驗
他也能一眼分辨米奇真偽
非常厲害
通常 男生只要對某種東西太過瘋狂
一定會遭到女友杯葛
志良說 他的應變方法
就是慫恿女友蒐集維尼熊
這個方法超有用! 從此兩人一起敗家
(咦…我們是要鼓勵大家這麼做嗎…)
我很佩服這樣有耐心 收藏東西多年的收藏家
除了金錢的付出
他們還得花費許多時間在整理、清潔上
而且在流行資訊推陳出新的現代社會
一直對收藏品維持一份堅貞不變的愛
我覺得 這才是最偉大的!
找到屬於自己的質男 貴婦奈奈《我愛質男》
貴婦奈奈來非看Book介紹自己的新書
不但帶了書來
還帶了書裡的主角 小男友!
我想大家對貴婦奈奈都非常熟悉了
她和小男友認識交往將近十年
她的日記也寫了十年
從部落格尚未興盛時期 寫在筆記本上、BBS上
到後來 寫在屬於她自己的部落格上
然後 我手裡就握了這本真實的書《我愛質男》 Continue reading
別殺了你自己 !《藥不會殺人,你的錯誤觀念才會》
《藥不會殺人,你的錯誤觀念才會》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很聳動
但是裡面某些篇章
真的會讓我倒抽一口氣
也可以理解作者迫切想要導正大家錯誤觀念的用心
作者高啟峰藥師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 國家藥師考試及格
在社區藥局服務好幾年
也接觸過無數顧客和顧客們千奇百怪的問題
他架設的「活力藥師網」為無數網友解決疑難雜症
瀏覽率超高 也是全台回應最多的醫療網站
高藥師甚至會跟民眾msn對談 解決大家的疑難雜症
訪問開端
高藥師就開門見山的告訴我說
早期台灣人對用藥「沒有什麼觀念」
但是「沒有觀念」其實比現在「有觀念、但是是錯誤的觀念」還可怕
因為一般普遍的觀念 可能都是錯的
尤其網路發達
很多人覺得「上網問一問就可以找到答案」
事實上得到的都是不正確的答案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時
也常有當頭棒喝的感覺
例如書中篇章「酸性體質的人,容易得癌症?」
高醫師解釋 根本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分類
酸性體質可能只是日本傳過來的一種誤導語法
也是一種行銷手法
好讓商人在「如何改變酸性體質」上大做文章
當然更沒有「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症」的醫學證明
甚至有很多癌症病患 把他們的體液拿來做檢測
測出的仍然是鹼性
因此大家不要迷信跟「改變酸性體質」有關的說法
預防癌症 重要的還是營養均衡、作息正常
腸胃不好的我也特別關心這方面的相關議題
書中有一篇「胃痛要趕快吞胃散或胃乳?」
提醒所有腸胃有問題的朋友:
胃痛時服用胃散或胃乳 作用都只是「中和」胃酸
深入而言 這個動作是「欺騙」你的胃
胃會以為分泌的胃酸不夠
未來 胃酸就會越分泌越多
當然 在很不舒服的時候 胃散和胃乳的確會提供舒緩的作用
但這時 要選擇的就是「抑制」胃酸的產品
而不是「中和」胃酸的產品了
還有許多的正確而重要的資訊
高藥師都透過書和網路與大家分享
不過最重要的
是大家不要隨意將自己的用藥經驗傳達給別人
也不要輕易嘗試別人的用藥經驗
一切還是以專業醫師及藥師提供的資訊為主
才能避免不正確的觀念殺了自己!
節目錄影前 高藥師還展現一手「由姓名看身體健康」的功力
提醒和工作人員要注意的身體部位
很稀奇!
也感受到高藥師的平易近人
關心健康的朋友 也可以透過高藥師的「活力藥師網」詢問相關問題喔
http://www.liverx.net/
相信幸福來自愛情 看見鄧惠文的溫柔心事
鄧惠文醫師是媒體常客
訪問她之前 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她美麗、堅毅的形象
加上心理醫師的身分 她完全是理性自主新女性的代表
但鄧醫師其實是個敏感的人
讀完《寂寞收據》 這一點絕對無庸置疑
在《寂寞收據》自序中
鄧醫生就提到她在寫出《寂寞收據》之後
常接到不客氣的批評: 「如果妳也有一般人的情緒 憑什麼當精神科醫師!」
然而 大家都忽略了:
精神科醫師會寂寞 就像內科醫師也會感冒一樣
面對情緒敏感的自己
鄧醫師培養出更懂得分析的能力
鄧醫師的文字很細膩
跟她一貫的「理性」形象很不相同
如同她的書封文字「寂寞終會過去,在漫長的告別後,愛過的心依舊溫柔」
我猜每個女生都曾經假裝成熟
在愛情裡 試著表現冷調、自主
而且在這強迫自己成熟的過程中
不斷感到矛盾
這時 看看「不要再說我幼稚」、「像沒有受過傷般的愛」
給自己信心 相信追求單純 是不應該捨棄的信念
現代都會的寂寥感覺
在每個為情侶共度、家人團聚的節日來臨時特別明顯
當你覺得自己逐漸變宅、變成乾物女
「寂寞的收據」、「幸福的點頭娃娃」說出心聲
如果在現代社會 妳還處在不平等的父系霸權之下
看看「價值相對論」、「除夕回娘家」
會有一些女性力量在妳心裡萌芽
讓人找到存在的力量
並懂得毫無畏懼的爭取更多
我不太愛看兩性類的書籍
不過「寂寞收據」不太像兩性書籍
比較接近生活散文
我們 都可能置身其中
相信如鄧醫師說的 我們的寂寞也終會過去
【非看Book】 專訪《寂寞收據》
專訪來賓:作者 鄧惠文
播出時間:首播 5/ 9 (五) 17:30
重播 5/ 10 (日) 12:00
5/ 12 (一) 20:30
發現心中的小樹林 《再見小樹林》
《再見小樹林》這本書講的是環保概念
它勾起了我很多的回憶
強調的是社區環保、人和自然的關係
我想起木柵家前面那一片空地
從我們過年放鞭炮的場所 變成現在擋住陽光的高樓
還有小時候住在泰山那一年
還有好多的田野 常跟二堂姐走進田埂裡
現在 偶爾去泰山走走 看到的也都是新房子了
《再見小樹林》敘述主角小綠失去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個秘密基地 就在家旁邊
就像我的木柵空地、泰山田埂一樣
在環境變遷之下消失了
小綠的秘密基地比我豐富許多
有層層疊疊的葉片、有大黃花、還有好多的動物朋友
但仍難逃在一夕之間被摧毀的命運
對於失去的小樹林 我們除了說再見
還能做些什麼?
嚴淑女和繪者張又然都是很重視「人與生態」關係的創作者
上一本合作繪本《春神跳舞的森林》也是這方面的主題
《再見小樹林》更是又然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
透過淑女的細膩文字
將其一一紀錄轉化
淑女自己也出生在有美麗山林的台東
詮釋《再見小樹林》 也加入許多過往經歷
這本作品算是兩人共同回溯的深刻體驗
專訪淑女和又然時 又然帶了他的繪畫手稿來
嚇了我們一跳
原來又然創作的每一張圖 都是用手繪製的!!
現在大部分的畫家都以電腦軟體繪圖
又然仍堅持一筆一劃 從草圖開始打底勾勒
實在非常特別
企編育霖還不太敢把手稿拿出來
因為就此一張 我們實在很怕弄壞…
不過看到原稿很過癮
原稿更有立體感、更能看出圖畫中很細緻的小地方
淑女及又然是多年的好友
共同創作繪本的過程 和其他作家、畫家不太一樣
他們總是共同討論、修改對方的東西、加入自己的看法
兩人都是要求完美的人
也常會因此吵架
不過也因為可以大方的說出自己的意見、修改對方的東西
繪本成品才能以完美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淑女的文字溫婉細膩、很有詩意
又然的圖畫則豐富、深刻、
每一張圖都畫得非常非常細緻 (不難想像為何這本書畫了四年)
翻閱完整本綠意盎然的《再見小樹林》
最後小綠看見花盆裡的新芽
也彷彿看見從前的一片綠
對小朋友來說這也許是個Happy Ending
但對大人來說 我覺得
則是個很深的課題
【非看Book】 專訪《再見小樹林》
專訪來賓:作者 嚴淑女 / 繪者 張又然
播出時間:首播 5/ 2 (五) 17:30
重播 5/ 4 (日) 12:00
5/ 5 (一) 20:30